面幾點是看完本篇後能獲得的知識(怎麼好像在寫教學企劃案):

1.塘鱧和鰕虎最簡單的分辨方式
2.七彩塘鱧、短塘鱧,誰是阿兜仔?誰是台灣之子?
3.為什麼難以在人工環境繁殖短塘鱧?
4.為什麼七彩塘鱧放在店裡燈魚區,但短塘鱧卻放在平常放狗娃那邊?
5..店裡的塘鱧怎麼都矇眼了?

一、塘鱧簡述

塘鱧的長相常讓人想到鰕虎,不過鰕虎腹鰭特化為吸盤(可見下方電光紅腰鰕虎圖片),塘鱧則沒有這項特徵,有吸盤多半意味魚隻長時間待在底部,沒吸盤的塘鱧喜歡待的環境則不一定,像本文介紹的七彩塘鱧(Tateurndina ocellicauda)及擬鯉短塘鱧(Hypseleotris cyprinoides,以下稱短塘鱧)大部分時間都在中層游動。雖然台灣魚類資料庫內容形容短塘鱧生活於「水體表層」,那可能是著眼數公尺水深的表層,以45公分缸子論之,距離水面20-30公分是中層了。奇怪的是Fishbase將短塘鱧歸為底棲(demersal)?看來魚隻還是要養過才能評判資訊,不能只當鍵盤養魚手。
 

塘鱧科對應的英文是Eleotridae,塘為形聲字(怎麼念?請見https://www.moedict.tw/%E5%A1%98),做「堤岸」或「池子」解釋,但「活在塘中的鱧」字面意義未能將牠們與鱧魚科(Channidae,如XX雷龍、蛇頭魚)區隔開來,因為鱧科雷龍也有可能出現在塘中啊,為何不稱雷龍為塘鱧?好吧,可能「塘鱧」這中文詞彙藏有小編不知道的歷史淵源。

依據Fishbase資料,塘鱧科目前下轄34屬,計179個魚種,此科別物種大小差異甚鉅,從90公分的嗜睡呆塘鱧Gobiomorus dormitor愛睡又笨……這個中文名太奇葩)到來自南美、不足一公分的Leptophilypnion屬。比較常出現在水族圈的塘鱧是Tateurndina屬與Hypseleotris屬,前者目前僅一種,即七彩塘鱧,後者如短塘鱧或好一陣子沒出現在國內的皇后火塘鱧,大小多在7-8公分,最大的皇后火塘鱧體長不過12公分,仍在多數家庭魚缸容納的範圍。

二、七彩塘鱧

七彩塘鱧是國內水族店家中最常出現的塘鱧,顏色鮮豔,價格也便宜。其學名為Tateurndina ocellicauda,你如果用Ta'r'eurndina這個錯誤拼法在網路搜尋會跑出來的全中文結果,原因無他,文章一大抄的下場,一個人打錯後面人通通複製貼上的結果。七彩塘鱧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體色豐富所以英文被稱為Peacock gudgeon(孔雀塘鱧)。

七彩塘鱧的飼養環境可比照燈魚辦理,低地雨林本來就是牠的家,活在弱酸,中等硬度到微軟的水質。食性上對TB接受度高,不用特別馴餌。頭型是分辨這款魚性別最簡單的方法,成熟公魚的頭部會略微隆起,呈現類似鬼頭刀形狀,母魚頭型平滑,肚子帶有黃色。未完全成熟的七彩塘鱧性別不好分,但仍可以觀察臀鰭是否有黑緣,一說「多數」母魚有黑緣,公魚則否,不過店內黑背景無法拍出差異。

七彩塘鱧可在人工環境下繁殖,難度不高,沉木背面、塑膠管、陶甕內部上方都是黏附魚卵的好選擇。在仔魚能自由游動前由公魚護卵,但公魚也有吞卵的可能性,故須減少驚嚇與其他魚隻騷擾。一次產下的卵量各資料差異很大,從30到200顆都有,但小編看youtube裡的繁殖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5ZVMpr3XUg),我覺得比較靠近200顆。卵在一至兩天內孵化。

 

三、短塘鱧

 

短塘鱧在水族圈的名字沒有七彩塘鱧響亮,反而常出現在野外愛好者口中,因為牠是台灣原生魚,從台灣北部、東部一直到恆春都找得到牠們的蹤跡!短塘鱧在印度-太平洋區分布廣泛,除了台灣外,帛硫、印尼、菲律賓、新幾內亞,甚至日本都有。

觀察公魚顏色變化是飼養短塘鱧一大樂趣,強勢公魚魚身顏色偏深灰,弱勢公魚顏色雖然較淺,但偶爾打一打顏色仍會轉深,有時顏色會褪到只剩橫貫魚體一條黑線,變化程度驚人。在youtube可以找到公魚頭部到鰓蓋後方發紅的影片,據說是成熟公魚進入繁殖期的樣貌,這景象至今尚未在店中出現。藉由觀察魚隻背鰭紋路可判定短塘鱧性別,公魚為黑色花紋間以白點,背鰭可見白緣;母魚背鰭幾乎透明,僅靠近基部呈現淺淺橘色,店內也從未觀察母魚體色出現如公魚般深淺轉變。頭型也是觀察短塘鱧的重點,一說隨台灣南北產地不同,南部公魚頭部會有隆起(台灣淡水及河口魚圖鑑,216-217頁)、北部則否;另一說則是頭型差異來自公魚成熟與否,成熟即隆起。不過,短塘鱧公魚頭部隆起的程度遠遠無法跟七彩塘鱧相比,店內幾隻公魚中目前僅一隻頭部弧線有不平滑表現。

飼養方法上,由於短塘鱧除了河流下游外也會出現在河口帶鹽分的區域,因此店內用水質偏鹼硬的魚缸飼養牠們,倒沒有特別下鹽。出乎意外地不忌口,丟什麼吃什麼,對人工餌料接受度很高。整體來說飼養難度很低,大概是在台灣養台灣魚的緣故(?),至少溫度不是問題。雖然會相互追趕,但不嚴重,幾乎不會造成損傷。會跳,須加蓋。

短塘鱧被歸類為兩側洄游型魚隻,生長、繁殖都在淡水中完成(兩側洄游型/降海型/溯河型差異可見http://web2.nmns.edu.tw/PubLib/NewsLetter/97/250/4.pdfhttp://edresource.nmns.edu.tw/ShowObject.aspx?id=0b819d5e7e0b81d9d3470b81da4bd5http://life.nthu.edu.tw/~labtcs/Salmon/faq/new_question_132.htm ),但兩側洄游型之仔魚孵化後無游泳能力,仍會隨河流飄至海中,待稍成長後才會回到河川,所以欲於人工環境完成短塘鱧繁殖仍屬不易,想嘗試繁殖樂趣建議還是選擇七彩塘鱧吧。

最後提一個在拍攝這兩款塘鱧時發現的狀況,牠們的眼睛就像某些狗頭一樣非常會反光,眼球表現出現一層藍綠色光芒,十分特別。

 


 

參考資料

1.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pecies.php?id=381660
2.玩家紀錄短塘鱧體色變化https://blog.xuite.net/sredsun/twblog1/125663246-%E5%8C%97%E9%83%A8%E7%9F%AD%E5%A1%98%E9%B1%A7%E7%9A%84%E6%9C%80%E7%B5%82%E8%A1%A8%E7%8F%BE
3.台灣淡水及河口魚圖鑑
http://www.airitibooks.com/detail.aspx?PublicationID=P20121130037
4.fishbase短塘鱧資料 http://fishbase.sinica.edu.tw/Summary/SpeciesSummary.php?ID=10016&AT=El%C3%A9otris+cyprin
5.Tropical Fish hobbist雜誌介紹八款,內含七彩塘鱧
http://www.tfhmagazine.com/details/articles/8-fun-gobies-for-aquariums-of-all-sizes-full-article.htm
6.Seriouslyfish的七彩塘鱧資料https://www.seriouslyfish.com/species/tateurndina-ocellicauda/
7.Aquatic Community七彩塘鱧資料http://www.aquaticcommunity.com/gobyfish/peacock.ph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ldfishfamily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