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busia holbrooki英文俗名為eastern mosquitofish(東部食蚊魚),相對於大肚魚(G. affinis)被稱為西部食蚊魚但並非只分布於美洲西岸,來自美國大西洋側、分布範圍從紐澤西州南部到阿拉巴馬州的Gambusia holbrooki被稱為東部食蚊魚更顯得名實相符。holbrook是人名,所以部分中文資料稱這款魚為霍氏食蚊魚倒也有憑有據。

        最近有文章稱G. holbrooki為「黑斑食蚊魚」,這個中文名字小編我覺得有些問題。若在網路搜尋G. holbrooki圖片,你會發現怎麼都跟小店這篇的公魚長得不一樣?這是因為99%東部食蚊魚公魚都是銀灰色魚身,只有1%公魚身上散佈黑斑(melanic pattern)。換言之,並非所有東部食蚊魚身上都有黑斑,更精確地說,黑斑者只佔整個族群極少比例,故以黑斑食蚊魚稱呼這款魚似乎「怪怪的」(這個時候要放個柯P圖)。黑斑有無與體型,甚至求偶行為都有關係,有黑斑的食蚊魚體型通常比純銀灰公魚要大,這些又大又黑(?)的傢伙的求偶方式更強勢、更頻繁,每次願意花在求偶追逐、展示的時間甚至是銀灰者的兩倍。

        提到生殖,自然會把眼光落在公魚生殖足(gonopodium)上,無論孔雀魚或食蚊魚都有這根東東,這是公魚交配用的器官,上面還生有倒刺方便固定母魚(驚!)。生殖足的大小跟魚種的體型常呈現某種關係。某些弱勢孔雀公魚因為打不贏,改採「偷插」繁殖策略,因此發展出較長的生殖足,強勢孔雀無此需求,生殖足小。此外,在有被獵食的威脅下,由於求偶儀式容易吸引獵食者注意,所以部分孔雀魚生殖足會變長以利偷插,取代求偶儀式。生殖足會降低游動速度,因此食蚊魚在無獵食者的環境下才發展出較大的生殖足,且體型越大、越強勢的食蚊魚生殖足越大,跟前述孔雀魚的情況剛好相反。[1] 有黑斑的東部食蚊魚體型比無黑斑的大、生存率高、生殖足也大,較具有攻擊性...在各面向佔盡便宜。

 

        東部食蚊魚母魚繁殖一胎數量約40-60隻,根據fishbase資料也有多至一胎354隻的記錄。產出數量受溫度(越高越多)、營養、年紀、體型、被獵食壓力(有被獵食壓力者每胎產出數少,甚至會少到43%,但產出子代體型較大) [2]等變數影響。懷孕三到四周產出小魚。母魚會群游以降低公魚的騷擾。[3] 魚隻壽命為一到兩年。

 

        東部食蚊魚對水質的適應範圍非常廣,從台灣頭到台灣尾、夏天到冬天對這款魚都不是問題,好養、好生的東部食蚊魚似乎是做為觀賞魚的優秀選擇,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飼養東部食蚊魚其實是有些問題的。他會攻擊其他體型小的魚種、吃掉其他魚的幼魚、喜歡咬鰭,讓這款魚不僅不適合跟其他燈魚混養,配上高環境適應力、高繁殖力,讓這款魚甚至成為惡名昭彰的入侵種!從1920年代以防制蚊蠅為由引進澳洲後,因為上述習性已造成數款彩虹魚滅絕,澳洲政府一度採取電魚、投藥(原本食蚊魚對該款藥物非常敏感,但牠們很快地就產生耐受性)等方式企圖移除食蚊魚,不過皆以失敗告終。[4] 所以飼養這款魚絕對要避免流至野外,雖然部分台灣原生魚種處境本來就很糟糕,但水族人絕不該火上加油。

        東部食蚊魚在美國容易取得、具備不少有趣特質,讓牠常成為科學研究的題材,其黑斑者的花紋每隻都不一樣,在觀賞魚界具備有如孔雀、鬥魚、錦鯉那般的培育潛力,是一款值得認識的魚種。然而,攻擊習性以及成為澳洲入侵種的前車之鑑也是水族人在飼養這款魚時必須特別留意的地方。

 


參考資料
[1]http://www.bioone.org/doi/abs/10.1643/CG-09-044

[2]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88832

[3]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334720392118X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Eastern_mosquitofish#cite_ref-Mukherjee_2014_16-0

 

arrow
arrow

    Goldfishfamily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