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線牛奶燈學名為Moenkhausia agnesae,Moenkhausia屬別目前包含80個物種(fishbase),其中較為人知的是鑽石燈(M. pittieri)與便宜的紅目(M. sanctaefilomenae)。紅線牛奶燈早於1965年就被Jacques Géry描述,分布的範圍為上亞瑪遜河流域。有亞洲玩家說是來自Rio Nanay流域(請見名燈天下),不過進一步搜尋資料,其資訊可能主要來自www.aqua-terra-net德文網站(見http://www.aqua-terra-net.de/Hydro/Sonder/salmler/Neuimporte%201.htm),該篇內容為作者Kai Arendt介紹Rio Nanay的各種珍稀魚隻,所以只能說Rio Nanay是紅線牛奶燈的採集地之一,而非紅線牛奶燈就來自Rio Nanay,這是理則學上的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之異。更有趣的是,Kai Arendt表示當時由Glaser引進的Rio Nanay流域紅線牛奶燈跟Géry在1965年描述的相比,Glaser引進的身軀更為修長、尖吻而且體型更大。是否是流域差異? Arendt並未論及。紅線牛奶燈的體型在Fishbase資料最大可至6.9公分,Arendt那篇表示於Rio Nanay採集的紅線牛奶母魚則可大到9公分,公魚亦有7公分,此亦應為名燈天下資料來源。有關紅線牛奶燈的分布範圍可進一步參考Discover Life網站

 

       在近一年除了紅線牛奶燈外,另有兩款跟其長相相似的魚種進入國內--愛瑪燈(Hyphessobrycon hexastichos)及草莓牛奶燈。愛瑪燈的屬別為Hyphessobrycon,也就是許多扯旗被歸類的屬別,不過該屬別同時也是個垃圾集中的屬別,很多長相各異的魚種最後常如被踢皮球般跑到這個類別,草莓牛奶燈則更是未被定名的魚種。這三款魚要如何分辨?可以參考fishbook的介紹(愛瑪燈草莓牛奶燈)。我自己觀察的結論,愛瑪燈最中間那條橫線非常筆直,偏黑而粗,該線上方的橫線略往上凸,於下方者就往下凹;紅線牛奶燈的中間線條細很多,也不大呈黑色,其餘線條並未隨中間線條而有上凸或下凹走向,身體前段的橫向線條略為下垂,往尾部走到背鰭前緣處方開始拉為水平,前後段的差異讓線條類似打勾的形狀,此形狀在fishbase使用的那幅非常明顯。草莓牛奶燈則在鰓蓋後方有個大黑斑(就像紅衣夢幻旗那種),此為紅線牛奶燈所無。

上圖為紅線牛奶燈,橫貫線呈勾狀、彎曲不筆直

上圖為愛瑪燈,橫貫現較為筆直,中線粗而黑。圖片引自https://it.pinterest.com/pin/409053578636096421/,線條為本店後製加上。

       在飼養上,活動力極強,搶食餌料能力高。在攻擊性部分,由於小店放牠們的同缸魚種都比牠們大一號(例如剛果),所以無從得知對於較小魚隻是否有傷害性,牠們嘴內牙齒清楚可見,但按瘋狂加拉辛與名燈天下所述,似乎個性比想像的要溫和,然而成體能逼近十公分的體型跟一般不到五公分的小型燈魚明顯不在一個檔次。

看起來不像是吃素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ldfishfamily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